治水兴水,离不开先进水利科技的保障。近年来,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,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,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、反常性越来越明显,突破历史纪录、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。为获得及时、准确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,水利部门加快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,水利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。比如,气象卫星、测雨雷达、智能传感等现代监测技术,为雨水情监测预报提供了先进的感知手段;降雨预报、产汇流、洪水演进等数学模型的研发应用以及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的迭代更新,为雨水情监测预报提供了算法支撑和算力保障。
加快推进水利科技创新,是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、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特别是以数智融合应用为驱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,为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“四预”能力提供了强劲支撑。在今年的堤防溃口险情处置中,水利部门统筹调度卫星资源开展高频次遥感监测,动态分析淹没面积与决口变化,为险情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今年珠江流域的洪水防御中,数字孪生北江系统基于广东省级数字孪生平台及时预警,比选优化调整水库调度方案,成功将洪水量级控制在北江大堤安全泄量以内。这些经验告诉我们,治水兴水都要依靠科技。
水利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,不仅需要在统筹谋划、顶层设计上下功夫,还要在补短板、强弱项上持续用力。一方面,要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,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利、国家水网建设等重点领域“急用先行”标准制定修订,及时将先进适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,推动标准质量提升和迭代升级;另一方面,要完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体系,加快创新链、产业链、应用链精准对接、融合发展,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。
水利科技创新还要不断扩大“朋友圈”。要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和科技治理,参与水利国际标准制定,全方位、多层次推进水利科技国际合作。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结合水利重大项目建设、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与创新平台建设,大力加强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,构建先进、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,全面提升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、保障我国水安全能力。
-
冷空气影响进入尾声 我国东部多地气温创入冬以来新低中新网12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1日消息,昨日,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影响我国,内蒙古中东部、华北北部和西部及新疆北部...
-
“90后”浙江医生援藏日记:做扎根羌塘高原的牧草中新网杭州12月21日电 题:90后浙江医生援藏日记:做扎根羌塘高原的牧草作者 张煜欢血怎么还没止住……几天前一个寒冷的夜...
-
山东滨州一工厂发生二次泄漏?官方通报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,近日有媒体反映博兴县恒昌能源有限公司发生二次...
-
北方地区风力较大 30日起冷空气又将入侵我国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,昨日,内蒙古中部、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、黄淮、江淮、江南东北部等地出现6~9级阵...
-
中国野生虎豹分布核心区强化科技巡护预防“人兽冲突”中新网吉林珲春11月28日电 题:中国野生虎豹分布核心区强化科技巡护预防人兽冲突中新网记者 郭佳随着虎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数...
-
冷空气影响进入尾声 我国东部多地气温创入冬以来新低
2024-12-21 18:13:04
-
“90后”浙江医生援藏日记:做扎根羌塘高原的牧草
2024-12-21 18:07:43
-
山东滨州一工厂发生二次泄漏?官方通报
2024-11-28 13:25:37
-
北方地区风力较大 30日起冷空气又将入侵我国
2024-11-28 13:23:32
-
中国野生虎豹分布核心区强化科技巡护预防“人兽冲突”
2024-11-28 13:13:57